•  
  •  
  •  

刘广和

发布时间:2014-06-13
来源:对外语言文化学院

 

 

 

刘广和教授(1942.6.2-2023.9.27)男,汉族,天津人

1985年入职人民大学,2002年8月退休。

2023年9月27日在北京逝世,享年81岁。


1962年至1968年,在天津河北大学中文系学习。

1968年至1970年在张家口驻军部队农场锻炼。

1970年至1979年在河北省廊坊等地高中、中等专业学校任语文教师。

1979年至1982年在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师从俞敏先生攻读古代汉语专业研究生,获硕士学位。

1982年至1984年在国家文物局《文物》编辑部任编辑。

1985年起,在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字研究所、对外语言文化学院工作,历任讲师、副教授、教授,曾任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、中国人民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。


刘广和教授是著名语言学家,研究领域包括:汉语音韵、词汇、语法,尤长于梵汉对音,为梵汉对音学科的发展贡献了毕生精力。他以不空译咒研究为中心,上至西晋,下及元代,从对音角度归纳历代音系;总结对音研究方法,金针度人,为培养学术后备力量不遗余力。出版专著《熟语浅说》《中国俏皮话大辞典》《音韵比较研究》《梵汉对音与汉语研究》等。

刘广和教授先后在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字研究所、对外语言文化学院、金沙娱场城app7979、国学院、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任职,为中国人民大学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做出巨大贡献。他的研究,坚持一分材料说一分话,勤奋耕耘,成果丰硕,是中国人民大学汉语言文字学研究领域的杰出代表。



代表性论著

《唐代八世纪长安音声纽》,语文研究》1984年第3期

《徐国汤鼎铭文试释》,《考古与文物》1985年第1期。

《“名字”、“静字”章刍议——读〈马氏文通〉札记》,《河北大学学报》1986年第4期。

《试论唐代长安音的重纽》,《中国人民大学学报》1987年第6期。

《“梵汉对音”“汉藏词音比较”“汉藏对音”》,《中国大百科全书·语言文字》,1988年版。

《熟语浅说》,北京:中国物资出版社,1989年版。

《唐代八世纪长安音的韵系和声调》,《河北大学学报》1991年第3期。

《东晋译经对音的晋语声母系统》,《语言研究》1991增刊。

《俞敏语言学论文二集·前言》,北京: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,1992年

《唐朝不空和尚梵汉对音字谱》,日本早稻田大学《中国语学研究·开篇》1993年。

《说“俏皮话儿”》,《语文建设》1993年第7期。

《中国俏皮话大辞典》,刘广和主编,北京: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,1994年版。

《〈大孔雀明王经〉咒语义净跟不空译音的比较研究》,《语言研究》1994年增刊。

《异体词语和异形词语的规范问题》,《中国人民大学学报》1995年第4期。

《东晋译经对音的晋语韵母系统》,《薪火编》,太原: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,1996年版。

《熟语的语形问题》,《中国语文》1996年第4期。

《〈圆明字轮四十二字诸经译文异同表〉梵汉对音考订》,《中国人民大学学报》,1997年第4期。

《十六世纪朝鲜文学语音探索》,韩国南冥学研究院《南冥学研究论丛》第五辑,1997年版。又《语言论集》第四集,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,1999年版。

《刘伯温乐府歌行古体诗韵考》,《语言研究》1998年增刊。

《说“上2、下2…起来2”——兼谈趋向补语、动趋式》,《汉语学习》1999年第2期。

《西晋译经对音的晋语韵母系统》,《芝兰集》,北京:人民教育出版社,1999年版。

《屈原的人格与诗歌》,《高校理论战线》2000年第9期。

《历史语言的若干研究方法评议——读徐通锵〈历史语言学〉札记》,《汉语学习》,2000年第5期。

《汉语和藏语同源体系的比较研究·序》,施向东《汉语和藏语同源体系的比较研究》,北京:华语教学出版社,2000年版。

《读徐宗才编〈古代汉语课本〉第一册》,《语言研究国际汉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》2001年。(与冀小军、武惠华合撰)

《西晋译经对音的晋语声母系统》,《中国语言学报》第十期,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。

《介音问题的梵汉对音研究》,台湾第十九届声韵学学术研讨会《声韵学研究之蜕变与传承》论文集,台北,2001年5月。

《中古音分期问题》,《汉语史学报》第二期,上海:上海教育出版社,2001年版。

《音韵比较研究》,北京: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,2002年版。

《南朝梁语声母系统初探》,《音韵论丛》,济南:齐鲁书社,2004年版。

《南朝梁语韵母系统初探》,董琨、冯蒸主编《音史新论——庆祝邵荣芬先生八十寿辰学术论文集》,北京:学苑出版社,2005年版。

《元朝指空、沙罗巴对音初释》,耿振生主编《近代官话语音研究》,北京:语文出版社,2007年版。

《〈佛顶尊胜陀罗尼经〉大正藏九种对音本比较研究——唐朝中国北部方音分歧再探》,《中国语言学》第五辑,北京:北京大学出版社,2011年版。

《近代古体诗元韵字归部的问题》,龙庄伟、曹广顺、张玉来主编《汉语的历史探讨:庆祝杨耐思先生八十寿诞学术论文集》,北京:中华书局,2011年版。

《南朝宋齐译经对音的汉语音系初探》,《西域历史语言研究集刊》第八辑,北京:科学出版社,2015年版。

《研究梵汉对音材料须知》,周碧香主编《语言之旅——竺家宁先生七秩寿庆论文集》,台北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版,又收在孙伯君、麻晓芳主编《“译音对勘”的材料与方法》,合肥:黄山书社,2021年版。

《关于梵汉对音》,《陈新雄教授八秩诞辰纪念论文集》,台北:万卷楼出版社2015年版。

《梵汉对音学科述略——纪念俞敏老师一百周年诞辰》,《励耘语言学刊》2017年第2期,该文修改后与储泰松、张福平共同署名,以《音韵学梵汉对音学科的形成和发展》为题,发表于《博览群书》2017年第4期。

《敦煌·对音·初探》序言,北京: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,2017年。

《玄奘译音夹注“旧曰……,讹也”考》,《语苑探赜——庆祝唐作藩教授九秩华诞文集》,北京:商务印书馆,2021年。

《梵汉对音与汉语研究》,北京: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,2023年。